谈真正的『教育装备』粗说☆教育装备与技术
真正理解与认知教育装备,应该站在“使用”和“应用”的角度,在教育教学、课程建设、学科建设的具体场景中,来理解与认知其内涵与价值。
一切服务于学校教育发展、师生校园生活和学科教育教学的工具与技术,均是教育装备的内容与范畴。
站在“物”的角度,静态的来看教育装备,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实物。但从这个角度与方式来认知、理解和界定什么是教育装备,是对教育装备的表象认知。
教育装备其物质形态犹如我们外在表象能看到的具象实物,而其中承载的教育技术,就是我们内在的情感、思维与技术水平了,它是看不见的又是看得见的。
细究☆教育装备内涵
站在教育的角度,教育装备是一种教育资源
当下全国各地都在全面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优质均衡的内涵,从这一意义上讲,教育装备是推动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资源与发展动力。
站在学校的角度,教育装备是一种学校财富
这里的“财富”不是拥有物质的数量和金钱的多寡,而是拥有一种实现教育目标的能力与实力学校所谓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等,必须有承载与动力,这就是教育装备的力量。
站在教师的角度,教育装备是一种教育技术
教育教学目标对于基础教育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无论是基于学科还是基于学生,这种稳定性有别社会其他任何一个系统。
站在学生的角度,教育装备是一种学习方式
在没有技术的年代,知识的获取是依靠教师的知识水平,所以有“一桶水”与“一杯水”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但是,科技带来的教育技术已经悄悄的改变了这样一个现状,教育装备(包括信息技术)能够创造出不同的学习情境,来引领和创造适合学生心理、天赋和个性的学习方式。
站在校园的角度,教育装备是一种生活环境
对受基础教育的学生来说,学科知识是人类发展的经典知识,基本不过时。但是技能与体验就要与时代科技密切相关联,才能实现“不过时”和“难以忘记的体验”。
教育装备从食堂、住宿等后勤内容,到课堂与实验室教学一线内容,从体育场馆到图书馆等,都要以课程引领装备和以促进课程建设创新为理念,用“三五年不过时的技术”建构课程,打造校园生活方式,实现让学生“三十年难以忘记的体验”。
道『教育装备』分类的“小心机”
目前基础教育装备并没有一个权威的、公认的、科学的分类,这是教育装备行业的基础性问题。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上有近1500家企业参展,可这1500家企业展出的产品却五花八门的原因。
教育装备分类的意义
任何行业都有装备,教育与装备相遇、结合,形成的教育装备,不应该是简单的通用的产品、技术与系统的结合,而应该是带有教育印记,甚至是教育基因的,是二者融合创新的结晶,而不是二者简单的叠加结果。
当下不少的科技产品,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产品进入教育领域和学校时,仅仅只是将通用的产品与技术,采取了简单的加减法,并没有运用到乘法与除法。这是对教育与学校的不尊重,也是对教育装备行业的轻蔑和对自己企业的轻视。造成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装备分类的缺失。
依据功能实现或者应用场景来分类
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师生生活和校园建设等已经深度融合,在现代教育与学校发展中起着支撑和促进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已经完全成为教育的背面。所以,依据功能实现与应用场景来划分的话,教育装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教育技术装备
从“教育装备”到“教育技术装备”,中间多了两个字,很明显,前者范围更大,后者似有专属。其核心属性是承载“教育技术”,对教育教学过程与方法、对课程建设与学校管理、对学生学习方式与课堂教学管理模式等,起着支撑与建构、引领与变革的作用。其功能实现的目标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和提升教育教学绩效,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平台。
二、学校后勤装备
因为教育装备服务于未成年人,蕴含了学校教育价值。服务于未成年人的装备,均有对未成年人的特殊要求,从安全指标到质量标准、从内在技术到外观形式,从规格参数到审美要求,不仅是物质形态上的标准,更应该有教育价值与内容的蕴含。
三类:校园环境装备
其应用场景主要是构建学习与生活的环境,其功能实现的目标是保护师生的安全与健康以及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校园环境装备与学校后勤装备相比有一些相似,即不是直接面对课堂和学科教育教学的,但又不等同于学校后勤装备。其往往是综合性的,如文化环境与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经常是融合一体的,而安全环境与教育环境往往是彼此从属的。
理解了这种分类方法,有一件事就能豁然开朗。那就是各地教育装备部门的单位名称,为何多种多样了。全国各省、市、县(区)基本上就是按这种分类方法,来确立所属的教育装备部门的职能与性质的。
依据形态与功能分类
如果产品没有放在学校应用的场景或是教育教学应用的特定解决方案中,那么,无论什么产品都不属于教育装备。
一、教育信息技术装备
虽然,信息技术范围非常的广,但教育信息技术依然有其特点和教育属性,那就是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功能起到支撑与促进作用。所以没有了教育与学校的特性,就不是教育信息技术。
2018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间,因为教育部发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有为教育装备工作室提出了『教育装备3.0』的概念。要真正区别以往的信息技术装备,不能是简单地低水平重复建设,而是必须要达到『教育装备3.0』提出的『3.0版数字校园』标准。其中之一的要求就是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装备,应全面融合于学科实验室建设之中,成就『学科实验室3.0』,才能真正将教育信息化2.0落地和实现其终极目标。信息技术装备是一个支撑系统,某种意义上它是真正的教育教学的背面系统。
二、学科实验室装备
一流学科建设背面支撑的是一流的学科实验室。学科实验室对于教师来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基于实验室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教育教学的真知与水平,特别是科技时代的理工科与艺术类学科,没有实验室的学科教育教学支撑,只能是应试教学、纸上谈兵式教学。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与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学科实验室的水平和多寡,某种意义上体现的是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三、图书馆与文化装备
图书馆的建设与装备,应该放到学校文化建设的大环境中去考量。图书馆是学校文化的中心,因为它是学校文化建设与创新的源头之一,具有灵魂性。图书馆与学校文化建设,在装备时应该统一规划与设计,特别是应该与校园文化创新、课程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等教育教学内容统筹考虑。
四、体育教育装备
体育是一个大概念,涉及内容非常广泛,无论课程内容是田径类、大小球类,还是传统武术与民间体育类等,都只有一个体育课程目标,因此,体育装备不是一个器材配备的概念,而应该是一个将功能场地、场馆建设与课程建设融合的概念,
五、学校教学保障装备
学校教育教学保障装备,它的含义是具备保障性和辅助性,而不具备直接的教育性和教学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构建师生校园幸福生活的基础与内容,也是学校德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重要补充。
评论